本报记者 郭锦辉
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资料图)
“这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许召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国家现代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障,还是支撑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产业强、技术能力高,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并争取更好的国际规则。反之,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处受制于人,甚至长期、持续处于产业链低端,受到其他国家的不合理压制,收入难提升,经济难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理解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的要求?
许召元: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特色,瞄准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3个具体要求,这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即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
完整性,产业门类要齐全,我国是一个人口和经济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大国,建设和保持一个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既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可能性;产业发展要素齐全,例如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撑也要全面。先进性,是指主要产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与我国的发展阶段相比,与世界发展水平相比,要有较高的层次和水平,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安全性,是指产业体系的韧性较强,能够在面临国内外各种意外冲击时,保持产业体系基本正常运转的能力。这三个特性是当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发展要求。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了培育和保持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优势的方向,即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和创新这两大优势。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始终要注意国际竞争力问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可能有多种,例如,有的国家产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于资源优势,有的国家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优势,有的国家主要来源于技术和品牌优势等。
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主要的竞争力在于低成本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我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已经明显削弱,特别是,相对于东南亚不少发展中国家,我国已经不存在成本优势。但是,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已经显现,产业规模大、分工细、配套好,为我国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其他国家难有的效率和质量优势,这一重要优势需要保持和增强。
产业体系完备、产业规模大,本身也是培育创新优势的有利条件,很多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干中学的特征,随着生产积累,生产工艺技术可以不断迭代,生产中的隐性知识可以不断积累完善,再加上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的支持,我国在创新能力上也将越来越强,并有望在不少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路径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理解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如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的部署?
许召元:我认为,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了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路径。这些路径,总体上可以对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个具体要求。
保持完整性,主要路径是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也不能放任传统产业过快对外转移。这就要求持续加强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政策支持,通过提高产品创新和提高效率,以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同时也要不断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负担,特别是降低各种交易成本。此外,在转型升级中加强“专精特新”发展,增强传统产业的差异性,这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提高先进性,主要路径是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加快发展,不仅孕育许多新兴产业,也极大地拓展了传统产业先进性改造的空间,因此要在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此外,要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这就要充分发展和运用低碳绿色技术,加强产业发展的绿色化改造。绿色低碳化已经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新领域、新要素,并不断成熟和发展。提高先进性,还要坚持融合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实体经济又以制造业为核心,但产业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相互支撑的整体,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以农业为基础,需要高水平服务业的支撑,不能把不同产业发展割裂开来。实际上,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增强安全性,主要路径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设备和零部件需要依靠来自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供应,而且不少零部件缺一不可,越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这一特征越明显。当前,我国集成电路、先进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等严重依赖国外,面临限供、断供威胁,已经成为对产业安全的现实威胁。此外,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度依赖于镍钴锂等关键矿产资源,也要防止新的垄断供应。增强安全性,从体制机制上,一是要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并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更多是技术问题,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反复试验、迭代,这离不开企业的主体地位。二是要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不少关键核心技术实际上是全球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只有充分利用全球成果,加强全球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发展。
我认为,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还指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方法论要求,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过去产业体系的升级、完善与发展,不能运动式一哄而上都发展高精尖产业;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要注重供给端建设,也要注重需求端牵引;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是一流企业,核心是高素质人才,是优秀企业家和大国工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