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理念,以乡村人才振兴为关键主线,推动组织链、人才链、科技链深度融合,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以组织优势引领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洪泽区坚持党建引领,多层次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乡村选拔吸纳培育人才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洪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加祥说道。
洪泽区注重实施提升党员人才发展质量、提优党员人才队伍结构“双提工程”。一方面,采用“精准滴灌”培育模式,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个,将35名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推动每镇打造一个以上党员带富示范基地、每村形成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另一方面,开展“定制村官”培育行动,吸纳97名致富能人、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人才进入村集体班子任职锻炼,并与省内农业院校签订了人才定向委培协议,实现乡村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岔河镇通过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让‘先进’村带动经济薄弱村,提高‘后进’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富能力,建设一支乡村振兴基层骨干队伍。”洪泽区岔河镇党委书记郭孝洋介绍。2022年,岔河镇党委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辖区内白马湖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
以人才优势支撑乡村振兴。“省农科院的专家现场演示稻田养鸭、稻虾共作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让我们大开眼界,还为我们联系了新稻种的供应商,真是帮了大忙了!”谈起农技专家智囊团,种田大户陈洪兵连连称赞。
近年来,洪泽区建立农技推广专家制度,由5名区级专家顾问、38名高校院所专家组建农技专家智囊团,深入田间地头、农业种植养殖基地现场教学,并采取技术指导、品种改良、科研攻关等方式,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指导。智囊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17类专题课程,重点培养了112名本土人才,其中刘卉、王伟伟、韩文静等7名人才先后入选淮安市“淮上英才计划”乡土人才项目,获得奖励性补助超200万元。
同时,该区聚焦乡贤人才作用发挥,对9个镇街122个村(社区)逐户摸排,登记乡贤人才信息2099条,并择优聘请39名“乡村振兴合伙人”。去年以来,乡贤人才积极发挥个人资源、人脉和渠道优势,落地机械加工、文创产品等创业项目4个,累计投资1.68亿元,实现入库税金13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500余人就业,在项目招引、基层治理、民生关怀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以科技优势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和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洪泽区委人才办主任叶亚堂介绍,洪泽区围绕乡村特色资源,聚焦产才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乡村产业科技含量,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该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依托北斗导航监测平台,推广洪泽大米、洪泽湖大闸蟹、小龙虾、小螺蛳“两大两小”特色农产品智慧种植养殖技术。其中稻米农产品的商品化集中种植、机械化统防统治等现代科技手段覆盖率已超80%。为了更好地带动更多人致富,洪泽区注重全面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在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创业兴业的能力,引入各类农业科技服务载体,开展科技培训近200场,培训超6500人次,辐射带动农户2489户,每年每户平均增收约3100元。
除了农业项目,洪泽区将食品科技产业园、电子科技产业园等6个工业园区落地乡镇,扶持乡土人才创办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共32家。针对其中有较强创新性与竞争力、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优先支持其申报省市科技和人才计划项目,获批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8项,争取扶持资金620万元,鼓励乡村企业主动加大技改和科研投入,实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李彤 费世民 唐玲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