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镇街”是今年上半年讨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热词。在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镇域经济更是引人关注。佛山、东莞、惠州等地都提出了“千亿镇街”的概念。
佛山已有狮山、北滘两个“千亿镇”。前不久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抓镇域经济跃升,通过积极建设“千亿镇街”,“一镇一策”支持桂城、祖庙、大良、荷城冲刺“千亿镇街”。显然,桂城、祖庙、大良、荷城就是佛山镇域经济的“第二梯队”。
相比前三者,高明区荷城街道的入选可能让不少人有些意外。毕竟,高明的经济体量是佛山五区中的“老五”;位于西江西岸、距广佛中心较远的荷城,留给外界的印象多是朦胧的,甚至是偏远和落后。
(资料图)
冲刺“千亿”的定位,让荷城站在了聚光灯下。人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个佛山西部的县城,荷城自身可能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
南方日报记者盛正挺
1
高明历史底蕴深厚,但荷城是个年轻的城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兵高明寨,因兵寨处于山南水北的高而明亮之地,“高明”由此得名。晋末(公元420年)始设平兴县,历朝县名几经变更,有平兴、清泰、梁泰等称,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改名高明县。1958年,高明与鹤山两县合并,称高鹤县。1981年恢复建制,1994年撤县设市,2002年设立高明区,隶属佛山市。
在1981年之前,明城镇一直是高明县治所在地。恢复建制后,在一次新县城选址的讨论中,“靠近大江大河,靠近广佛核心区,更能推动新高明发展”的声音逐渐占据主流,高明新县城最终选址西江边。最初叫高明镇,后来才叫荷城。
1984年,高明举行开城典礼,宣告新县城诞生。新县城的“奠基”二字由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原省长刘田夫亲笔题写。这场典礼是高明从“山文化”向“水文化”转变的一个里程碑,奠定了荷城“滨江城市”的基调。
自此,高明的发展重心从西江支流沧江河,逐步转移到西江干流之畔,揭开了荷城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佛山五区中,高明是距离广州最远的区;新县城选址荷城,高明总算拉近了与广佛核心区的距离。正是这个选址决定,让荷城更好地承接了来自珠三角先发地区的辐射。配合“工业立县”的发展思路,高明开始落实开城战略,荷城步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期。
40多年来,基于自身东靠珠三角核心区、西连粤西的地理区位,一条突破西江瓶颈努力东靠、依托西江水道实现西连的发展脉络在高明一直得到延续,引领着荷城的城市发展实践。
2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的改良最为有效。”
对此,荷城人有深刻的感触。回望过去的40多年,荷城的发展史俨然就是一部修桥建路连通广佛中心区的建设史。
摊开地图,佛山的行政区域很像一个“人”字。这个“人”字的一撇被浩荡的西江拦腰切断,高明成为佛山五区中唯一位于西江西岸的区,也是五区中距离广州最远且互不接壤的区。
相对边缘的区位,依靠什么向中心靠拢?交通!
恢复建制以来,荷城的交通变迁大概有4个里程碑:1991年底,高明大桥通车,荷城结束了摆渡过江的时代;1996年,龙高公路建成通车,成为荷城通往珠三角核心区的快速通道;2009年,广明高速高明段通车,荷城开启了自己的“高速时代”;2019年,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示范线开通,荷城拥有了自己的“轨道交通”。
“路通财通”的效应立竿见影。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荷城迎来了一波招商引资的热潮。
1991年11月28日,高明大桥通车。同一天,由香港溢达集团与高明棉纺厂等合资建立的高丰纺织染联合企业有限公司投产,这就是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前身。如今,这家享誉全球的纺织服装集团在高明的投资已近百亿,其中大部分花落荷城。
来自高明经促部门的数据显示,2003—2008年引进的784个项目中,有七成来自佛山市内转移。海天味业、佛山照明、基业冷轧等来自禅城、顺德、南海的企业就在这时进入高明,其中多数落户荷城,并发展成为荷城乃至高明的骨干企业。
其中,海天味业于2005年将其最大的生产基地布局在荷城。目前,已有超过20家配套企业分布在海天味业高明基地周边,涵盖纸箱、玻璃、物流等多个领域。
在氢能有轨电车的示范引领下,中车四方高明氢燃料有轨电车制造基地、广东泰极动力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开发与生产项目、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项目等多个新能源产业优质项目陆续进驻荷城。
禅城、南海、顺德等地的镇街早在1989年就享受到广佛高速公路的便利,相比之下,荷城整整晚了20年。但是,缺桥、缺路,不缺迈向全面小康的斗志和坚韧,荷城一直在追赶超越的道路上奔跑。
3
展望今后,区位交通优势仍然是荷城冲刺“千亿”、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仗。
高明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最重大、最关键、最直接的就是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其直接牵引带动超千亿规模的重大交通设施项目落地、大湾区高端发展要素资源聚集,将推动高明全面进入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作为广东省第三大枢纽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是目前粤西片区重要的枢纽机场。这意味着,未来高明将成为面向粤西,并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4F级枢纽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预计近期(203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远期(2050年)达到5000万人次。
今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规划建设珠肇高铁高明站,力争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年内动工建设。
高明人翘首以盼的机场正一步步走进现实。身为高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荷城将是重要的受益者。
而且,高铁高明站也位于荷城境内,预计今年启动建设;高荷港码头近日已通过交工验收,为全面推进项目竣工投产奠定坚实基础。“水+陆+空+铁”的现代立体化交通即将在荷城成形,荷城在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的交通枢纽地位已经确立。
时间距离,一直在科技进步和岁月更替中被拉近。2个小时,荷城人可到达怎样的远方?1991年之前只能到达1公里外的西江彼岸,今天能到达170公里外的深圳,未来将可到达1500公里外的上海。
此外,从政策层面来看,佛山乃至广东省正加大对高明的“厚爱”。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显示,全省“十四五”期间将安排交通重大项目投资约2万亿元。其中,涉及高明区的重大项目达13个,范围涵盖水、陆、空、铁,总投资亿元。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向西,重点发展复合型经济,打造机场空铁经济带。以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契机,统筹发展文旅、物流、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绿色环保、现代农业等,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新中心。
佛山市委书记郑轲曾这样表态:“佛山的发展要再上大台阶,少不了高明、三水。如果高明、三水发展不上去,佛山就不能说是一个现代化城市。”
在当前提倡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佛山必须补上高明这块短板。这是南海与三水、顺德与高明结对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荷城加快发展步伐的有利契机。
4
曾经“望江兴叹”的荷城人,最能体会“一桥飞架南北”的喜悦;曾经一穷二白的荷城人,最是不乏“一张白纸好画画”的创造。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对冲刺“千亿”的光荣使命,荷城人更要将原有的敢做善成的拼劲闯劲发扬光大。
虽然造城史并不悠久,但荷城这片土地上的底蕴依然深远。
位于荷城古耶村的古椰贝丘遗址是岭南目前经过考古发掘的诸多贝丘遗址中保存完好、提取信息量丰富、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遗址。它向世人宣告,距今约4700年前,人类文明之火就已在这里燃起。在这里聚居的人类,懂得使用陶制瓶罐,打磨石斧,圈养动物,甚至还开始人工培植水稻。
说起陶瓷,广东人总忘不了佛山石湾公仔,南风古灶500年窑火不断传为佳话;但是,据考古发掘证明,在南粤大地众多的古窑中,位于荷城灵龟园的大岗山唐代龙窑历史最为久远,迄今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有学者还据此推测,名扬天下的石湾陶瓷可能就是由此繁衍而来。
由此可见,荷城的所在一直是一块肥沃富饶的土地。
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经常鼓励党员干部:“高明当自强,高明定能强!”作为高明的“长子”,占据着高明七成左右的经济体量和人口的荷城,更应自信自强。
今年年初,高明区委常委、荷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宝坚提出,任务和精神都要对标。任务对标,明确荷城要迈入全国千亿GDP镇域;精神对标,学习“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学习“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学习“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昆山精神,他提出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干字当头、落实为要”的荷城精神。
昆山、萧山、张家港都是全国县域经济实力排名前十的“标兵”,以这些地区为对标对象,荷城奋发进取的魄力和决心可见一斑。
西江奔涌,风云激荡。在历史长河中,40年只是短暂瞬间,在荷城却是一个县城崛起发展的宏大叙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更大的跨越和腾飞,更远的星辰大海,等待着荷城人去开创。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