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任寨乡苗湖村
苗湖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湖书会”的发源地,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清嘉庆年间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的艺人有苗湖村3人,邻村5人。1939年,第6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6月6日定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5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书会演唱的曲目多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涌现的新人新事,如宣传邻里和睦,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精准扶贫等内容的节目。“苗湖书会”演唱的曲目,特别是鼓书、评词等道具简单、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农民口味,易于传承,曾有取瓢、盆当鼓之娱。每届书会,自编自演的曲目多达20个,而且曲种形式多样,有传统的曲种大鼓、坠子、评书、渔鼓、琴书等,也有现代的曲种快书、相声、二人转等。经过上百年的努力,苗湖六月六的说唱会吸引了临泉、太和、阜阳、河南省沈丘等周边县市的说书艺人到苗湖参加说唱会,其中代表人物有河南省沈丘县李教兴、吕元生,临泉县的田教宇,阜阳市的王教明,太和县的张元德、张元村,每年都有三四十个著名艺人前来苗湖说书献艺。由于这些艺人的加盟,苗湖书会影响迅速扩延到黄淮之间,方圆百十里的群众都到苗湖听说唱。说唱会的剧种也由过去单一的坠子,发展到评书、渔鼓、快书等40多个曲种。同时,也增添了玩狮子、旱船等民间舞蹈及戏剧表演,并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经贸交易市场,如牲畜买卖、商品交流等。“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界首苗湖书会自娱性的重要体现,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实写照。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一曲鼓书说唱,宣泄着内心的情感,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愉悦心胸,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特别是一些精悍的鼓书小段新作,对于宣传惩恶扬善,尊老爱幼,具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界首村庄故事
标签: